讯 息|202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目录(语言文学类)
期 | 作者 | 文章标题 | 来源期刊 |
1 | 黄易青 | “高宗谅阴”的“隐度”文化及古代“温仁” |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王正,王安琪 | 《龙龛手镜》引《玉篇》考 | 汉语史研究集刊 |
1 | 王贵元,李雨檬 | 从出土汉代书信看汉代人的礼节用语与生活关切 | 学术研究 |
1 | 董秀芳,郝琦 | 从上古汉语一批代词形式的消失看汉语量化表达的变化 | 当代语言学 |
1 | 石村广 | 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 | 世界汉语教学 |
1 | 任文 | 机器翻译伦理的挑战与导向 | 上海翻译 |
1 | 喻遂生,邹渊 | 甲骨文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的组合形式及语义指向 | 汉字汉语研究 |
1 | 丁启阵 | 论复辅音说的认识问题 |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|
1 | 王晓农,孙方靖 | 论先秦古籍翻译中文本与传注译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1 | 冯胜利 | 乾嘉之学的理论发明(一) |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|
1 | 牛彬 | 显赫度的评估标准初探 | 当代语言学 |
1 | 张天伟 | 现代汉语名词性结构省略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研究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2 | 何余华 | 出土文献{树}的用字差异与断代价值论考 | 汉字汉语研究 |
2 | 周志锋 | 读《汉语大词典》第二版第一册(征求意见本)札记 | 宁波大学学报 |
2 | 凌锋等 | 发声态研究的相关问题与VoiceSauce的使用 | 方言 |
2 | 鲁方昕,陈保亚 | 格(形态)序列的构建与解读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2 | 寇鑫,袁毓林 | 功用义对关系小句结构类型和解读倾向的影响 | 中国语文 |
2 | 何清强等 | 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 | 语言教学与研究(北京语言大学学报) |
2 | 张希,陈前瑞 | 将来时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研究 | 语文研究 |
2 | 周永,吴义诚 | 省略结构的等同条件与允准机制 | 外语教学 |
2 | 彭睿 | 体标记“着”语法化的重新审视 | 语言科学 |
2 | 沈骑 | 新中国外语教育规划70年:范式变迁与战略转型 |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孙玉文 | 异形同义词“蝦蟆”和“蛤蟆” | 语文研究 |
2 | 鲁国尧 | 音韵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|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2 | 王珏 | 语气词句式及其系统初探 | 汉语学报 |
3 | 唐贤清,张言军 | 表示心理安慰的“有NP呢”构式 | 语言科学 |
3 | 张传官 | 关于《苍颉篇》第一章的复原 | 中国语文 |
3 | 黄树先,吴娟 | 论汉语方言的语义类型学意义 | 语文研究 |
3 | 陈忠敏 | 论言语发音与感知的互动机制 | 外国语(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3 | 卢达威,袁毓林 | 亲属关系推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| 中国社会科学 |
3 | 熊仲儒 | 时制范畴与英汉间的语法差异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3 | 吴继刚 | 异体字分类问题再探讨 | 汉语史研究集刊 |
3 | 丁治民,汪亮娟 | 宇内孤本《永乐大典韵总歌括》名实关系考论 | 辞书研究 |
3 | 施春宏 | 语体何以作为语法 | 当代修辞学 |
3 | 乔全生 | 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 | 汉语学报 |
3 | 王翠叶 | 语言文字标准文本的编写规则及问题研究 | 语言文字应用 |
3 | 宋亚云 | 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 | 湖北大学学报 |
3 | 王云路等 | 再论核心义在复音词研究中的价值 | 汉字汉语研究 |
4 | 赵培 | “贰”“忒”同形及其影响考论 | 中国语文 |
4 | 刘春萍 |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“唯(隹)” | 语言科学 |
4 | 成军 | 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视角转换:从形态、功能到库藏 | 西南大学学报 |
4 | 马志刚 | 构式频率、信息属性和专业类型影响英语填充词-缺位构式的中介语研究 | 外国语言文学 |
4 | 苏金智等 | 国家语言能力:性质、构成和任务 | 语言科学 |
4 | 王平,朴德英 | 汉语史研究的异域文献 | 辞书研究 |
4 | 张昀,徐杰 | 截省句中谓词性空位成分的特点与性质 | 语言研究 |
4 | 梁如娥 | 名量复合词的构式形态研究 | 外语学刊 |
4 | 张赪 | 明清时期“来”构成的目的结构研究 | 清华大学学报 |
4 | 姚道林 | 说“屯”与“毛” | 简帛 |
4 | 卢烈红 | 唐宋禅宗语录中“只这(个)是”类强调式判断句析论 |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|
4 | 谢晓明,王倩 | 新兴“VVV”类夸张叠用式探析 | 汉语学报 |
4 | 王小穹 | 疑问的否定性逆转及其无标记否定 | 西南大学学报 |
4 | 林佳庆等 |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| 语言文字应用 |
4 | 费晓东 | 中日同形词听觉加工机制研究 | 现代外语 |
5 | 沈家煊 | “互文”和“联语”的当代阐释 | 当代修辞学 |
5 | 胡建华 | “因不失其亲”的句法及其他 | 中国语文 |
5 | 戴曼纯 | 国家语言能力的缘起、界定与本质属性 | 外语界 |
5 | 刘亚辉 | 汉外辞书中的汉语俗字例释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5 | 陶红印 | 汉语会话中的分类行为及相关理论意义和语言教学应用 | 语言教学与研究(北京语言大学学报) |
5 | (加)高岛谦一 |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| 汉字汉语研究 |
5 | 庄初升 | 客家方言名词后缀“子”“崽”的类型及其演变 | 中国语文 |
5 | 王倩,梁君英 | 空代词和显性代词在语篇回指中的分工机制研究 | 外国语(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5 | 李昱 | 类型学问卷在语言学田野调查中的价值和局限 | 当代语言学 |
5 | 郭松 | 批评话语分析:批评与进展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5 | 孙娜,王传超 | 语言学和分子人类学视野下日语的起源与日本人群的混合历史 | 复旦学报 |
5 | 覃凤余 | 壮语的量词定语标记 | 民族语文 |
6 | 胡佳佳,黄易青 | 《诗》韵四声分押与古四声系统 |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夏俐萍 | 从“喻三归匣”到“匣喻合流” | 方言 |
6 | 叶狂 | 从量词看“NP的VP”结构的本质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6 | 钟叡逸,蔡维天 | 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 | 中国语文 |
6 | 张璟玮 | 共时音变路径的实证分析 | 语言科学 |
6 | 董志翘 | 关于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“因误成词”词条的处理 | 中国语文 |
6 | 封世文,杨亦鸣 | 汉语动补结构后缀“了”的句法属性及其脑机制 | 语言科学 |
6 | 赵永刚,王晓霞 | 手语音节与语素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| 外语教学 |
6 | 陶曲勇 | 西周金文异构字的特征及其对战国文字的影响 | 学术研究 |
6 | 马重奇 | 现代闽台闽南方言音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| 汉语学报 |
6 | 苗兴伟,梁海英 | 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 | 外国语(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7 | 李思旭 | 从假设连词位置分布看“联系项居中原则” | 世界汉语教学 |
7 | 黄衍 | 从五百多种语言看回指:乔姆斯基句法学与新格赖斯语用学的冲突 | 华夏文化论坛 |
7 | 潘文国 | 从总体语言学到对比语言学 | 外语学刊 |
7 | 吴春相,杜丹 | 存现句式、处所句式与语序的类型特征 | 汉语学习 |
7 | 尉方语 | 定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及影响因素研究 | 语言教学与研究(北京语言大学学报) |
7 | 严辰松,刘虹 | 汉语动结式歧义句新探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7 | 王翠叶 | 简论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制定的特点及问题的解决 |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|
7 | 李宇明 | 母语教育的语言学支撑体系问题 |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|
7 | 齐航福 | 三论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 | 古汉语研究 |
7 | 杨薇薇,潘玉坤 | 上古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 | 古汉语研究 |
7 | 王诚,王云路 | 试论并列式复音词语素结合的深层原因 | 浙江大学学报 |
7 | 余跃龙 | 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早期源头和形成历史 |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7 | 孙银新 | 现代汉语双音节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分合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张素凤 | “寄于形”的隐含义素及其语用功能初探 | 汉字汉语研究 |
8 | 刘龙根等 | “可取消性检验”可否取消? | 中国外语 |
8 | 王楠,张惟 | 处方建议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 | 现代外语 |
8 | 焦一和 | 从副词“尝”的多功能性看上古汉语的经历体与过去时 | 学术研究 |
8 | 汪国胜,刘大伟 | 汉语方言的“儿类”小称 |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李春艳 | 汉语语音构词及其语义、语法制约 |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孙天琦,李亚非 | 旁格成分作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分析 | 当代语言学 |
8 | 游汝杰 | 文读音、白读音和旁读音 | 方言 |
8 | 曹志耘 | 吴语汤溪方言古阳声韵和入声韵的演变 | 中国语文 |
8 | 端木三 | 英汉词库中的元音频率比较 | 语言教学与研究(北京语言大学学报) |
8 | 沈家煊 | 有关思维模式的英汉差异 | 现代外语 |
8 | 朱庆之 | 中古译经中的A型“人称代词+NP”组合 | 语文研究 |
8 | 孙伯君 | 中国民族古文字的文字学意义 | 民族语文 |
8 | 石定栩,杨洋 | 中国语言障碍与言语治疗 | 语言战略研究 |
9 | 敏春芳,杜冰心 | 从梵文文法看敦煌文献同素逆序词形成的原因 | 敦煌学辑刊 |
9 | 完权 | 从皮尔斯符号学到语用整体论 | 当代修辞学 |
9 | 周韧 | 汉语语法中的“消失现象”与“消失角色” | 汉语学报 |
9 | 姚双云 | 名源话语标记的语义类型、形成机制与语用功能 | 语文研究 |
9 | 黄华新 | 认知科学视域中隐喻的表达与理解 | 中国社会科学 |
9 | 李葆嘉 | 西洋汉语文法学三百年鸟瞰 |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|
9 | 宋文辉 |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表达方式的类型学特征散论 |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|
9 | 王立非等 | 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、研究现状与机制体制建设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9 | 王文斌,祝丽丽 | 英汉完成体否定对比分析 | 外语教学 |
9 | 萧国政 | 语法事件与语义事件 | 长江学术 |
9 | 李丹 | 语言学视角国家认同研究:兴起与进展 |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|
10 | 丁石庆 | 北方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词汇缺失现象探究 | 民族语文 |
10 | 程邦雄,邓珍 | 楚简里的“■”和“■” | 语言研究 |
10 | 邓盾 | 从分布式形态学看“炒饭”类双音节名词性片段的性质与生成 | 当代语言学 |
10 | 蓝红军 | 翻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与重构 | 中国翻译 |
10 | 赵春利 | 汉语句末助词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| 汉语学报 |
10 | 冉启斌 | 基于词汇声学距离的语言计算分类实验 | 民族语文 |
10 | 王晨 | 跨语言视角下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推导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10 | 史文磊,谷雨 | 论汉语介词的一种从句现象 | 浙江大学学报 |
10 | 冯蒸 | 论新三分框架体系下的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 | 辞书研究 |
10 | 张虹倩 | 章太炎《文始》“初文”“准初文”若干问题研究 | 古汉语研究 |
10 | 刘丹青 | 浙北吴语的类指表达:一种罕见的类指显赫型方言 | 中国语文 |
10 | 崔希亮 | 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分野 | 汉语学报 |
11 | 方一新 | “三顦”“五腄”杂考 | 汉字汉语研究 |
11 | 祝克懿 | “语录体”的源起、分化与融合考论 | 当代修辞学 |
11 | 王立军 | 当代汉字应用热点问题回顾与思考 | 语言文字应用 |
11 | 史光辉 | 多语和谐视野下的清水江文书语言研究 | 贵州民族研究 |
11 | 徐正考,焦英杰 | 汉镜铭文类化字研究 | 复旦学报 |
11 | 董志翘 | 漢文佛典中虚词複音化现象 | 汉语史研究集刊 |
11 | 刘艳娟,张再兴 |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文献用字研究二则 | 语言研究 |
11 | 高航 | 激进构式语法视角下名词谓语句的跨语言研究 | 现代外语 |
11 | 熊仲儒 | 论元的引进与允准 | 外国语(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11 | 邱雪玫,李葆嘉 | 西方“语言学”名义考论 | 中国外语 |
11 | 张天伟 | 语言景观研究的新路径、新方法与理论进展 | 语言战略研究 |
11 | 邹兵,穆雷 | 语言学对翻译学的方法论贡献 | 中国外语 |
11 | 房印杰 | 中国学生英语系词be过度生成句的构式分析 | 外语教学与研究(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12 | 孟蓬生 | 《尚书》“寡命”补证 |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|
12 | 陈保亚,覃俊珺 | 茶马古道上通语的线性传播模式 |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|
12 | 刘寒青 | 从“刀斗”到“刁斗” | 汉语学报 |
12 | 袁毓林 | 从语言表达看疫情下人们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 | 语言战略研究 |
12 | 李银美,袁凤识 | 汉英主题结构的典型特征束:基于口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 | 外语与外语教学(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12 | 王远新 | 混合语的特征及濒危语言的维系:新疆少数民族交融过程中塔塔尔语的例证 | 民族语文 |
12 | 张涌泉 | 量词“斗”“石”大写考探 | 华夏文化论坛 |
12 | 邢福义 | 论“X缘” | 汉语学报 |
12 | 冯胜利 | 乾嘉之学的理论发明(二) |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|
12 | 唐建敏等 | 任务式互动与二语语法习得关系的元分析研究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12 | 蔡梦麒,陈静毅 | 试论“异音音注”的三种认知模式及其价值 | 语文研究 |
12 | 王珏 | 由功能模式出发研究语气词口气及其系统 | 中国语文 |
文艺理论
期 | 作者 | 文章标题 | 来源期刊 |
1 | 李健 | “神思”与“想象”的隔和融 | 中国文学批评 |
1 | 蒋述卓 | 70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四个问题 | 学习与探索 |
1 | 保罗·盖耶 | 保罗·盖耶论卢卡奇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1 | 张晓萌 | 创造、自由与实验:恩斯特·布洛赫论文艺的乌托邦功能 | 延安大学学报 |
1 | 冯毓云 | 当代文艺学的“历史化”转向与创新 | 学习与探索 |
1 | 周维东 | 革命文艺的“形式逻辑” | 文艺研究 |
1 | 曾军 | 古今中西视野下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的演变(1949—2019)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 | 周小琴,党圣元 | 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正名 | 社会科学家 |
1 | 南帆 | 文学批评: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 | 东南学术 |
1 | 潘娜 | 新中国文艺的启航:基于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考察 | 当代中国史研究 |
1 | 杜智芳 | 形式与历史的意向性关系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1 | 曾小凤 | 以“骂”之名 | 文艺研究 |
1 | 李春青 | 在“阐”与“诠”之间 | 江西社会科学 |
1 | 杨建刚 | 中国问题的西方理论及其身份认同 | 文艺争鸣 |
1 | 高建平 | 资源分层、内外循环、理论何为 | 文学评论 |
1 | 管新福 | 祖述古今、汇通中外 |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马大康,王正中 | “理论”“后理论”的症结及其疗救 | 社会科学 |
2 | 王嘉军 | 从中性到他人:列维纳斯论布朗肖 | 文艺理论研究 |
2 | 孙郁 |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康德之影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2 | 卓今 | 公共阐释对文学精神的推动和塑造 |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金永兵 | 关键词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 | 求索 |
2 | 王兆胜 | 关于文学研究的创新性问题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2 | 张利群 | 基于批评之问的批评之道器论 | 文艺论坛 |
2 | 张政文 | 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 | 中国社会科学 |
2 | 崔欣欣 | 论本体阐释的“公共性”与公共阐释的“本体性” | 西北大学学报 |
2 | 韩清玉,李海妹 | 论对话思维在学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| 黑龙江社会科学 |
2 | 季水河 | 论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转换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2 | 汪春泓 | 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三思 |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赵奎英 | 生态语言学批评与研究的五大动向 | 南京社会科学 |
2 | 张进,张同德 | 特拉维夫学派文论体系研究 | 兰州学刊 |
2 | 韩伟 | 作为“学术共同体”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| 社会科学战线 |
3 | 张丽,谢珈 | “负责任”、交流和意识形态生产 | 贵州社会科学 |
3 | 孙文宪 | “艺术生产”视域中的文学批评 | 社会科学辑刊 |
3 | 王安 | W.J.T.米切尔论语言与意象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3 | 胡友峰 | 本质主义、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知识建构 | 百家评论 |
3 | 薄海,赵静静 | 当代文学批评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 | 理论导刊 |
3 | 黄晞耘 | 论罗兰·巴尔特关于俳句的思考 | 文艺研究 |
3 | 单小曦,张玉青 | 论新媒介文艺的场景化生产 | 中州学刊 |
3 | 张良丛,姜游 | 马克思主义现代悲剧观与中国经验阐释 | 学习与探索 |
3 | 贺桂梅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陈引驰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金雯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左东岭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张法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孙郁 | 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:长江学者七人谈 | 探索与争鸣 |
3 | 汪正龙 |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 | 学术月刊 |
3 | 管月娥 | 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:多元的学术和文化“基因” | 江海学刊 |
3 | 陶东风 |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范式演变与体系建构 | 文艺研究 |
3 | 范玉刚 | 以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托起文化强国建设新高度 | 粤海风 |
3 | 毛郭平 | 政治维度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| 延安大学学报 |
3 | 谷鹏飞 |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4 | 周兴陆 | “文学”概念的古今榫合 | 文学评论 |
4 | 李春青 | “用中国的理论解决中国的问题” | 天津社会科学 |
4 | 肖锦龙 | 近三十年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| 外国文学 |
4 | 吴晓璇,韩春虎 | 瞿秋白与葛兰西:文艺意识形态人民观共振性分析 | 辽宁大学学报 |
4 | 张福贵 | 历史逻辑的运行与学术流脉的转换 | 学习与探索 |
4 | 张江 | 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 | 探索与争鸣 |
4 | 黄宁 | 论习近平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文艺观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4 | 王煜东 | 审美与真实 | 山东社会科学 |
4 | 金永兵 | 文学定义嬗变的文化分析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4 | 李小贝,丁国旗 | 习近平文艺生活观初探 | 学习与探索 |
4 | 陶水平 | 英国文学批评学科的谱系学 | 上海大学学报 |
4 | 刘超 |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三种表述形式 | 江淮论坛 |
4 | 袁劲 | 中国文论关键词的体系与层级 | 青海社会科学 |
4 | 袁喆,傅其林 | 中国文学中“现实主义”的三重维度 | 安徽大学学报 |
4 | 刘康 | 中国遭遇西方理论:一个元批评角度的思考 |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|
5 | 陆扬 | “性别批评”的前世今生 | 南国学术(澳门大学文科学报) |
5 | 郗戈 | 《资本论》与文学经典的思想对话 | 文学评论 |
5 | 南帆 | 抽离了社会历史范畴的π还有效吗 | 探索与争鸣 |
5 | 胡开宝,杨枫 |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:内涵与意义 | 浙江大学学报 |
5 | 龚举善 | 空间正义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价值向度 | 河北学刊 |
5 | 张清民 | 两个文艺“讲话”的话语意义分析 | 文学评论 |
5 | 周洁 |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理论基础及文评实践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5 | 陈伯海 | 探寻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路 | 学术月刊 |
5 | 丁国旗 | 文学视域中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 | 社会科学战线 |
5 | 谭好哲 | 文艺本性研究中的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 | 文学与文化 |
5 | 郑海婷 | 雅克·朗西埃论“文学性” | 文艺理论研究 |
5 | 何明霞 |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的中国化探索 | 西北大学学报 |
5 | 李建中 | 元典关键词研究的中国范式 | 河北学刊 |
5 | 寇鹏程 | 中国的“感物说”与文学地理学 | 社会科学战线 |
5 | 魏建亮 | 重审林兴宅的系统论文艺学思想 | 山东社会科学 |
5 | 王宁 | 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|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|
6 | 黄一 |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叶维廉文图关系理论研究 | 中山大学学报 |
6 | 李西建 | 从多元构型到范式创造 |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张建军 | 记录口头传统: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| 民族文学研究 |
6 | 王嘉军 | 列维纳斯思想中的文学和艺术及其文学批评意义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6 | 王天保 |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| 贵州大学学报 |
6 | 顾春芳 | 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| 中国文艺评论 |
6 | 李昌舒 | 论中国文论的“著文自娱” | 社会科学辑刊 |
6 | 胡亚敏 |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理想与文学批评价值判断的重建 | 福建论坛 |
6 | 饶静 | 玛纳与被给予性:神话现象学认识论探微 | 文艺研究 |
6 | 龙其林,钟丽美 | 图像时代与文学研究变迁 |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汪涌豪,王涛 | 文论史编撰的学科认知与方法论省思 | 北京大学学报 |
6 | 张伯江 | 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学术基础 | 中国文艺评论 |
6 | 黄念然,杨瑞峰 | 现代中国“文学话”批评的生成及其体式特征 | 湖北大学学报 |
6 | 周志强 | 现实·事件·寓言 | 南国学术(澳门大学文科学报) |
6 | 邢建昌 | 虚构的意义 |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|
7 | 董琦琦 | “异化”流变:从异化劳动到异化自然再到异化消费 | 学习与探索 |
7 |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| 2019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7 | 朱立元 | 阐释逻辑中的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之辨 | 探索与争鸣 |
7 | 胡小燕 | 葛兰西霸权理论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危机 | 西北大学学报 |
7 | 肖锦龙 | 论德里达的“独体”概念 | 文艺研究 |
7 | 伍晓明 | 论伊格尔顿的文化观 | 浙江社会科学 |
7 | 郭玉生 | 罗蒂后哲学文化观中的文学与道德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7 | 路侃 | 培根铸魂:文艺的社会功能与实现路径 | 中国文艺评论 |
7 | 焦优平,张跃军 | 人类命运共同体:灾变语境下文学的张力 |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|
7 | 庄鹏涛 | 少数文学与结舌:德勒兹的语言褶皱论 | 河南大学学报 |
7 | 曹谦 | 苏联“审美学派”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论的转型 | 社会科学战线 |
7 | 杨守森 |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辨析 | 文学评论 |
7 | 林云柯 | 物自体的诗学能动状态 | 文艺研究 |
7 | 王海龙 | 艺术表达时代精神的四重维度 | 中国文艺评论 |
7 | 周宪 | 作为阐释学根据的公共理性 | 探索与争鸣 |
8 | 赖大仁 | “回到马克思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理论反思 |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王曦 | “年代错位”与多重时间性:朗西埃论历史叙事的“诗学程序” | 文艺研究 |
8 | 曾军,汪一辰 | “西方马克思主义”在新中国初期的理论旅行及其引发的理论问题 | 文艺争鸣 |
8 | 葛红兵,王冰云 | 创意写作学本体论论纲 | 湘潭大学学报 |
8 | 邢建昌 | 从认识论到知识型 |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谭好哲,宋捷 | 劳拉·穆尔维关于狂欢仪式的反叙事闭合性研究 | 山东社会科学 |
8 | 韩伟 | 明代复古派对“自然之音”的回归 | 中国文学研究 |
8 | 丁帆 | 批评家与评论家的灵感 | 文艺争鸣 |
8 | 张斯琦 |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功能与传播演变审思 | 求是学刊(黑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) |
8 | 申丹 | 修辞性叙事学 | 外国文学 |
8 | 江守义 | 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 | 文艺理论研究 |
8 | 耿幼壮 | 伊格尔顿的神学-文学符号学 | 文艺研究 |
8 | 范玉刚 | 以理论自觉助力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| 人文杂志 |
8 | 董学文 | 中国文艺理论70年的嬗变与发展 | 华夏文化论坛 |
9 | 孙书文,赵红芳 | “深入生活”: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关键词研究 |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|
9 | 施爱东 | “四大传说”的经典生成 | 文艺研究 |
9 | 黄鸿秋 | “以意逆志”辩证 | 文艺理论研究 |
9 | 段吉方 | 《批评与意识形态》与伊格尔顿前期文论研究的理论价值 | 贵州大学学报 |
9 | 黄敏 | 布克哈特对希腊精神的重估及其文化史逻辑 | 文学评论 |
9 | 张政文 | 阐释逻辑的诠与阐法则 | 探索与争鸣 |
9 | 张毅 | 从“纯文学”观念到“大文学”思想 | 文学与文化 |
9 | 赖大仁 |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“本体阐释”问题 | 社会科学辑刊 |
9 | 毛娟 | 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研究述评 | 中外文化与文论 |
9 | 傅其林 | 究竟什么是公共阐释 | 探索与争鸣 |
9 | 袁济喜 | 论六朝文论中的“意”概念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9 | 谭诗民,李西建 | 马克思主义“政治批评”的话语重构 | 江汉论坛 |
9 | 张惠青 | 凝视动物:人类世语境下对“自然”的重构 | 学习与探索 |
9 | 戴登云 | 文心:传统文学的本源探求及现代阐释 | 中国文学批评 |
9 | 刘康 |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 | 社会科学 |
10 | 周兴陆 | 才性与事功:中古“文士”观念的确立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10 | 王宁 | 阐释的循环和悖论 | 探索与争鸣 |
10 | 王嘉军 | 当代西方文论的“伦理转向”研究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10 | 胡海 | 古代文论的“内听”难题与文术探研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10 | 李永胜 | 回顾、反思、深化与创建 | 中国文学批评 |
10 | 黄若然 | 卡农模式:论口头叙事的重复结构 | 文艺理论研究 |
10 | 高楠 |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全球性与民族性互构 | 渤海大学学报 |
10 | 汤拥华 | 实用主义的智慧与团结的诗学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0 | 陈辉 | 视听时代的图像专制和偶像崇拜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0 | 黄悦 | 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 | 贵州社会科学 |
10 | 袁宝龙 | 文明演进视野下早期中国公共阐释话语体系的崩溃与重构 | 西北大学学报 |
10 | 聂珍钊 |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的辨析 | 名作欣赏 |
10 | 金永兵 | 文艺反映论、艺术生产论、审美实践论 |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|
10 | 谭佳,韩鼎,李川 | 早期中国与神话历史研究 | 文艺研究 |
11 | 张尧均 | 后现代或现在:作为终末的时间 | 文艺理论研究 |
11 | 姚文放 | 两种“艺术生产”:马克思“艺术生产”理论新探 | 中国社会科学 |
11 | 孙文宪 | 马克思文论话语的互文结构 | 华中学术 |
11 | 成中英 | 世界的文学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| 深圳大学学报 |
11 | 孙敏强,谢文惠 |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“具眼”说 | 浙江大学学报 |
11 | 陈静 | 数字人文视野中的文本与文本性问题反思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11 | 丁帆 | 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“当代性”建构 | 中国社会科学 |
11 | 于文秀 |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范式与批评实践审思 | 天津社会科学 |
11 | 方维规 | 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“南北文学观”的缘起与回转 |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|
11 | 时胜勋 | 中国当代文论共同体的问题症候与价值基础 | 汉语言文学研究 |
11 | 刘欣 | 忠实于事件本身 | 文艺研究 |
11 | 艾伦·刘 | 走向多元化的“堆栈”:作为技术问题的数字人文和多样性 | 山东社会科学 |
12 | 吴子林 | “在汉语中出生入死” | 学习与探索 |
12 | 高建平 | 20世纪西方文论的缘起、发展和转型 | 学术研究 |
12 | 刘锟 | 巴赫金的梅尼普体裁理论考辨 | 江西社会科学 |
12 | 周璐 | 本雅明对技术复制时代现代性危机的反思 | 同济大学学报 |
12 | 胡晓明 | 发现人类情感心理的深层语法 | 南国学术(澳门大学文科学报) |
12 | 谷鹏飞 | 教化、知识与实践 | 西北大学学报 |
12 | 宋烨 | 论中国古代的两种立言观 | 江海学刊 |
12 | 胡亚敏 |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再出发 | 华中学术 |
12 | 王峰 | 人工智能与文艺观念变革(专题讨论) | 学术月刊 |
12 | 刘方喜 | 人工智能与文艺观念变革(专题讨论) | 学术月刊 |
12 | 何成洲 | 西方文论的操演性转向 | 文艺研究 |
12 | 何兰芳 | 新时期以来中国研究西方当代文论的问题意识 | 北方论丛 |
12 | 赵炎秋 |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分期问题 |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
期 | 作者 | 文章标题 | 来源期刊 |
1 | 张蕾 | “伟大的传统”:《红楼梦》与清末民初小说 | 学术月刊 |
1 | 傅道彬 | 《尚书》与早期中国文学的宏大叙事 | 北方论丛 |
1 | 蓝勇 | 《西游记》中的南北丝路历史地域原型研究 | 清华大学学报 |
1 | 于雪棠 | 《逍遥游》的主旨与战国公共话语 | 求是学刊(黑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) |
1 | 郭英德 | 布衣之文:清前期文坛身份意识的强化与文化权力的转移 |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叶嘉莹 | 从王国维《红楼梦评论》之得失谈到《红楼梦》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 | 文学与文化 |
1 | 朱万曙 | 董永故事的汉、彝说唱文本 | 民族文学研究 |
1 | 胡蓉等 | 敦煌文献与裕固族古代文学 | 民族文学研究 |
1 | 王开春 | 黄庭坚七律艺术演变研究 | 中国韵文学刊 |
1 | 王兆鹏等 | 借器之势,出道之新 | 文艺研究 |
1 | 袁济喜 | 六朝名士与幽明世界 | 学术研究 |
1 | 赵树功 | 论谢灵运《山居赋》的审美转型 | 文学评论 |
1 | 陈庆 |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《聊斋志异》解读 |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冯保善 | 山人文化视野中的《儒林外史》 | 明清小说研究 |
1 | 戴伟华 | 视野·方法: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 | 阮怡 | 苏轼与韩国汉诗中的“白战” | 浙江学刊 |
1 | 浅见洋二 | 文本的“公”与“私” | 文学遗产 |
1 | 刘冬颖,李思远 | 严可均《唐石经校文》的文献价值 |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|
2 | 董芬芬 | “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》作”与战国“处士横议” | 中山大学学报 |
2 | 郭杰 | “四高一转”: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个体特征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许结 | 《豳风》文图与诗赋传统的演变 | 文艺研究 |
2 | 赵树功 | 成体之道:《文心雕龙》《体性》《风骨》篇关系重估 | 文艺研究 |
2 | 王兴芬 | 从“孔子师”到“国师” | 甘肃社会科学 |
2 | 夏荻楸 | 从甲骨刻辞探析殷人的地母神崇拜 | 中原文化研究 |
2 | 吴相洲 | 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困难与解脱之法 | 清华大学学报 |
2 | 张树国 | 隶变与楚辞“问题”的生成 |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许云和 | 论刘令娴和她的诗 | 复旦学报 |
2 | 吴新雷 | 论南朝以建康为中心的山水诗源流 | 南海学刊 |
2 | 叶晔 | 明词视域下重观唐宋词的三种方式 | 浙江大学学报 |
2 | 潘务正 | 明清之际桐城诗学宗白取向 | 安徽大学学报 |
2 | 巩本栋 | 南宋古文选本的编纂及其文体学意义 | 文学遗产 |
2 | 李天保,鲁国霞 | 盛唐气象“雄浑”论 | 海南大学学报 |
2 | 杜泽逊 | 谈谈版本学与校勘学的相互为用 | 文献 |
2 | 伏俊琏 | 通过写本学,解码中国早期文献 | 光明日报 |
2 | 妥建清 | 晚明戏仿审美风格论 | 文艺理论研究 |
2 | 张立荣 | 西昆体七律的审美转向与艺术新变 | 中州学刊 |
2 | 贾涛 | 直以画法演文法 | 红楼梦学刊 |
2 | 王达敏 |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、方法与格局(笔谈) | 云南大学学报 |
2 | 李思清 |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、方法与格局(笔谈) | 云南大学学报 |
2 | 马昕 |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、方法与格局(笔谈) | 云南大学学报 |
2 | 潘静如 |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、方法与格局(笔谈) | 云南大学学报 |
2 | 马勤勤 |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、方法与格局(笔谈) | 云南大学学报 |
2 | 陈艺璇,王燕 | 中国小说西译之嚆矢 | 明清小说研究 |
3 | 卢坡 | “互利共成”:桐城派诗人对韩愈诗歌的建构与借径 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|
3 | 左东岭 | “台阁”与“山林”文坛地位的升降浮沉 | 文学评论 |
3 | 李建军 | 《绿窗新话》文本性质新探 | 文学遗产 |
3 | 王楚 | 《文选》“符命”类名诠解 | 文学遗产 |
3 | 庄芸 | 《文苑英华》收杜弼《为东魏檄梁文》辨伪 | 文学遗产 |
3 | 汪泽 | 从“富贵异心”到“才拥双艳” | 天中学刊 |
3 | 韦春喜 | 公孙弘与《举贤良文学对策》若干问题的考察 | 文学遗产 |
3 | 杜晓勤 | 汉魏六朝诗歌韵脚字异文校考 | 文献 |
3 | 张伟,杨峰 | 互《水浒传》之文,见《红楼梦》之义 | 东岳论丛 |
3 | 张宏生 | 离散、记忆与家国 | 文学评论 |
3 | 冷成金 | 论欧阳修词的悲剧意识 | 甘肃社会科学 |
3 | 张少辉 | 论先秦“诵”辞的性质及其演变 | 学术研究 |
3 | 蒋振华 | 明代张宇初道教文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| 西北师大学报 |
3 | 何家兴 | 秦简《酒令》的文学史意义 |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3 | 米彦青 | 时代变局中的“诗史”书写 | 江海学刊 |
3 | 钱志熙 | 士大夫文化视角中的中国古代女性诗歌发展史 |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|
3 | 任红敏 | 元代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及文学史意义 | 殷都学刊 |
3 | 邵炳军 | 政治生态变迁与春秋文作家群体社会阶层演化 | 中州学刊 |
3 | 刘宗迪 | 执玉帛者万国:《山海经》民族志发凡 | 民族文学研究 |
3 | 洪越,刘倩(译) | 中晚唐墓志中的浪漫书写 | 文学研究 |
3 | 孟冬冬 | 周代诗学的“雅正”观念与艺术坚守 | 文艺评论 |
4 | 纪德君 | “拟弹词”:清代弹词编创的一种重要类型 | 文学遗产 |
4 | 戴永新 | 《尚书》言事方法论 | 聊城大学学报 |
4 | 伏彦冰,李占鹏 | 《西蜀梦》:一部悱恻哀怨、凄厉沉痛的抒情悲剧 |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|
4 | 王珏 | 从“白蛇传”故事探究明清江南大运河两岸城镇的社会生活 | 明清小说研究 |
4 | 禇旭,黄志立 | 赋论形态考察 | 北方论丛 |
4 | 龚宗杰 | 古代堪舆术与明清文学批评 | 文学遗产 |
4 | 邹皓,杨宜霖 | 穀梁子“受经于子夏”之说不可信 | 中州学刊 |
4 | 冀运鲁 | 论平民意识与清代聊斋戏改编的市井趣味 | 齐鲁学刊(曲阜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) |
4 | 于小亮 | 论乾隆帝“不欲与文人学士争长”文学观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
4 | 王昕 | 论苏轼神异出身故事的渊源及其文学性影响 | 浙江学刊 |
4 | 王小恒 | 论浙派扬州诗人群落的“同题集咏”唱和活动 | 内蒙古社会科学 |
4 | 胡传志 | 面对灾害,文学何为? | 苏州大学学报 |
4 | 吴承学,沙红兵 | 身份的焦虑 | 复旦学报 |
4 | 胡秋妍 | 唐代诗人李胃名字辨疑与事迹钩沉 | 文学遗产 |
4 | 龙珍华 | 唐诗“苦寒之吟”的文学内涵及其“诗史”意义 |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|
4 | 胡可先 | 天台山:浙东唐诗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 | 浙江社会科学 |
4 | 武云霞 | 晚清海派狭邪小说中男伶书写的心理意蕴 |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|
4 | 葛志伟 | 魏晋南朝六代正史引五言诗考论 | 文学研究 |
4 | 徐楠 | 五古《修竹篇》与陈子昂兴寄说的诠释 | 国学学刊 |
4 | 刘群栋 | 专注、体悟、变通:从《列子》看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 | 江西社会科学 |
5 | 史小军,王舒欣 | 《金瓶梅》与《红楼梦》窥听叙事比较论 | 暨南学报 |
5 | 张茜茜,丁治民 | 《全宋诗》辑补二十六首 | 温州大学学报 |
5 | 赵敏俐 | 《诗经》嗟叹词与语助词的音乐及诗体功能 | 文学遗产 |
5 | 徐建委 | 《史记》春秋历史的写作实践与文本结构 | 文学遗产 |
5 | 李程 | 层累的文本与越界的权力 |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|
5 | 张轶男 | 从“圆灵水镜”到禅佛水月 | 江汉论坛 |
5 | 杨波 | 杜甫《八哀诗》的叙事范式与文化价值 | 中原文化研究 |
5 | 金进 | 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 | 学术月刊 |
5 | 刘宁 | 韩愈狠重文风的形成与元和时期的文武关系 | 文学遗产 |
5 | 薛瑞兆 | 金诗文献的文化意义 | 江苏大学学报 |
5 | 连秀丽 | 两周铭文与中国古代文体发源 | 齐鲁学刊(曲阜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) |
5 | 陈维昭 | 隆庆戊辰会试与晚明文风士习 | 文艺研究 |
5 | 卢玺媛 | 论《三国演义》的荐才描写 | 中州学刊 |
5 | 娄欣星 | 论清代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 | 南京师大学报 |
5 | 刘青海 | 论唐人对汉魏乐府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| 文学评论 |
5 | 吴光正 | 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 | 文学评论 |
5 | 蔡宗齐 | 内文化、跨文化和超文化语境中的诗学研究方法 | 北京大学学报 |
5 | 丁宏武 | 秦仲始大与河陇文学的滥觞 | 西北师大学报 |
5 | 妥建清 | 情理文化传统与晚明浪漫主义 | 学术研究 |
5 | 姜剑云,孙笑娟 | 先唐重阳习俗与文咏 | 博览群书 |
5 | 杜贵晨 | 永恒之女性,引领水浒上升 | 河北学刊 |
6 | 马燕鑫 | “苏李诗”的用韵特征及《李陵集》成书考论 | 文学评论 |
6 | 张海波 | 《称》《小称》《四称》《武称》篇名新解 | 文学遗产 |
6 | 胡全章 | 《中国女报》秋瑾佚文佚诗考论 | 文学遗产 |
6 | 杜泽逊 | 安大简《诗经·关雎》“要翟”说 | 中国典籍与文化 |
6 | 易竹溪 | 崇礼与游乐:汉代畋猎赋的双重导向 | 中州学刊 |
6 | 李飞跃 | 从“唐宋变革”到“宋元近世” | 河南社会科学 |
6 | 曹立波,武迪 | 从大文化史观再出发:百年《红楼梦》研究如何突破?(专题讨论) | 河北学刊 |
6 | 石玲 | 从大文化史观再出发:百年《红楼梦》研究如何突破?(专题讨论) | 河北学刊 |
6 | 詹丹 | 从大文化史观再出发:百年《红楼梦》研究如何突破?(专题讨论) | 河北学刊 |
6 | 伏俊琏 | 敦煌文学写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|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孙尚勇 | 汉大赋的三大功能与扬雄赋论的政治批判意义 |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|
6 | 张振龙 | 汉魏之际文人关系中文学类型的确立 | 文学遗产 |
6 | 刘怀荣 | 梁武帝制礼作乐与歌诗之关系 | 中原文化研究 |
6 | 申慧萍,张志勇 | 论刘勰、萧统颂赞观对话的可能性 |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(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) |
6 | 熊良智,王志翔 | 论神话文图传统 | 西北师大学报 |
6 | 王立,石雯馨 | 明清避灾驱疫、民间救助的伦理言说 |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|
6 | 刘卫英 | 明清御灾叙事对民众应灾心态的理性思考 |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陈桐生 | 如何破解六经缺《乐》之谜 | 学术研究 |
6 | 薛龙春 | 顺治十年刊《拟山园选集》的篡改与王铎形象的重塑 | 文艺研究 |
6 | 王娟 | 唐代取士文学研究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卢洁 | 唐代取士文学研究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张袁月 | 文学地图视角下的唐传奇论析 |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|
6 | 孙旭辉 | 宴游赋与我国传统体物审美经验的形成 |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|
6 | 陈婷 | 以诗释诗 | 中国韵文学刊 |
6 | 侯冬 | 玉德家族诗歌创作与清代中后期满族诗坛 | 兰州学刊 |
7 | 傅道彬 | “六经”与“轴心时代”的思想和文学突破 | 复旦学报 |
7 | 吕冠南 | 《韩诗内传》性质问题新论 | 北京社会科学 |
7 | 赵维国,刘源 | 《红楼梦》中语言暴力的阐释 |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|
7 | 诸葛忆兵 | 《夷坚志》“科名前定”思想与鬼神叙述 | 江海学刊 |
7 | 罗军凤 | 《左传》君子曰“毛诗传、郑笺之文”辨正 | 文学遗产 |
7 | 张德建 | 八景的文本策略与权力关系 | 文学遗产 |
7 | 谷曙光 | 被遮掩的诗名和影响力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7 | 胡永杰 | 杜甫在洛阳居地的转移与心态的转变 | 中原文化研究 |
7 | 梁奇,刘红玲 | 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7 | 郭英德 | 论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的古文观 | 文艺研究 |
7 | 余敏 | 论元好问碑志文的文体观 | 民族文学研究 |
7 | 董志广 | 名士漫游与东晋山水诗的兴起 | 中国文学研究 |
7 | 张慧琼 | 明代抗倭诗与中国诗学地图的拓展 |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|
7 | 洪越 | 七个译本,两种形象:王维诗在美国 | 文学评论 |
7 | 钱建状 | 宋代文人与墨 | 文学遗产 |
7 | 金琼 | 晚清广府文学的涉外书写及其文化诉求 | 学术研究 |
7 | 范子烨 | 魏晋之声:啸台本事及其相关文学书写 | 文学评论 |
7 | 徐大军 | 我们能读到怎样的元代杂剧 | 文艺研究 |
7 | 王虎 | 张邦伸《全蜀诗汇》与清代地方诗歌总集编纂 |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|
7 | 李小荣 | 醉僧何不成问题? |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谢文韬 | “门存唱和”与清末诗学地域性的初步消解 | 文学遗产 |
8 | 周剑之 | “卧听”事象的诗意呈现与诗境构建 | 文学评论 |
8 | 贾学鸿 | “逍遥”的字源意象与“道”之三位一体 | 河北学刊 |
8 | 曾祥波 | 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注文的来源、改写与冒认 | 文学遗产 |
8 | 史俊超 | 《儒林外史》地域叙事的圈层结构及相关问题考述 |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|
8 | 戴伟华 | 《状江南》的艺术创新及其诗史意义 | 文学评论 |
8 | 刘英波 | 大明湖:明清时期一个典型的文学空间 |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|
8 | 王胜明,刘瑞芝 | 汉乐府《有所思》的异代新生与蜕变 | 文艺研究 |
8 | 寇鹏程 | 论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的“人间性” | 文艺研究 |
8 | 王浩 | 论西周文章文献的书面传播 | 西北师大学报 |
8 | 杨秀礼 | 毛序《郑风》的话语构设与汉初继嗣语境关系研究 | 中州学刊 |
8 | 裴雪莱 | 清代戏曲家地理分布与江南戏曲文化空间 |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|
8 | 吴兆路 | 沈德潜与乾隆诗坛 | 江淮论坛 |
8 | 李剑锋 | 陶诗阐释的经学化、经典化与意境化 | 文史哲 |
8 | 杨旭辉 | 晚清“危言体”散文的文学史审辨 | 文学遗产 |
8 | 孙羽津 | 文本错综、天象书写与梦境映射 | 复旦学报 |
8 | 韩丹 | 吴棫《韵补》所引《文选》音注考 | 郑州大学学报 |
8 | 王先霈 | 叙事技巧的伦理维度 |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黄二宁 | 元代南方文士献赋综论 | 民族文学研究 |
8 | 雷娜 | 原始-神话思维的元思维性 | 河南社会科学 |
8 | 汪春泓 | 终身不离悔吝咎,一日不废画书诗 | 中山大学学报 |
9 | 徐兴无 | “呵壁书问天”的叙事分析 | 文学遗产 |
9 | 韩高年 | “礼乐”复兴与宣王冠婚仪式乐歌考论 | 山西大学学报 |
9 | 张伯伟 | “去耕种自己的园地” | 文艺研究 |
9 | 张伟 | 《墨子》“十论”族本关系考 | 文学遗产 |
9 | 孙津华 | 《四库全书》子部类书的文体学价值 | 中州学刊 |
9 | 吴真 | 从说唱词话到白话小说的演进 | 文学评论 |
9 | 吴洋 | 读安大简《诗经》札记 | 国学学刊 |
9 | 张红翠 | 论《诗经》在《中庸》叙事中的结构性意义 | 河南社会科学 |
9 | 袁济喜,黑磊磊 | 论《文心雕龙》与子学流变 | 郑州大学学报 |
9 | 潘华 | 论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之内涵及定位 | 文艺研究 |
9 | 郭永勤 | 论民间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 | 天中学刊 |
9 | 万晴川 | 论图谶与古代小说 | 清华大学学报 |
9 | 赵逵夫 | 骚体诗创作走向成熟的样本 | 名作欣赏 |
9 | 詹福瑞 | 时间意象与李白对生命本质之体悟和表现 | 北京大学学报 |
9 | 陈飞 | 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(上)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9 | 陈飞 | 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(下)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9 | 米彦青 | 晚近变局中的“局内人”与“局外人” | 内蒙古社会科学 |
9 | 关爱和 | 晚清: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时代的开启 | 复旦学报 |
9 | 李飞跃 | 王昌龄《出塞》诗的历史互文与文本场域 | 文学评论 |
9 | 刘成群 | 赵孟頫与元代南北文风的融会 | 文学遗产 |
9 | 赵毓龙 | 中华文学版图中的“西游故事”演化 | 民族文学研究 |
10 | 朱万曙 | “曲祖”之誉:《琵琶记》在明代的经典化 | 文学评论 |
10 | 曹建国 | 从上博六《景公瘧》看《晏子》早期文本形态 | 北京社会科学 |
10 | 周相录,田瑞敏 | 从盛唐到中晚唐:声诗的流播与文化中心下移 | 浙江学刊 |
10 | 蔡丹君 | 东汉明章时代礼乐秩序的重建及其文学呈现 | 文学遗产 |
10 | 多洛肯,张俊娅 | 董仲舒《春秋》五辞发微 |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|
10 | 黄义枢 | 方问溪与“三拜楼藏曲” | 戏曲艺术(中国戏曲学院学报) |
10 | 裴登峰 | 傅尧俞生平与著述考 | 文艺研究 |
10 | 丁涵 | 划界与越界:元赋中的“正祀”“淫祀”叙述及其文化内涵 | 江海学刊 |
10 | 胡传志 | 金章宗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| 民族文学研究 |
10 | 吴承学,程中山 | 岭南诗话与岭南诗学 | 学术研究 |
10 | 许和亚 | 论南宋理学家学记的思想意涵与创作成就 | 文学遗产 |
10 | 李唐,董天时 | 论王安石诗学思想的适用原则及其美学特征 | 学术交流 |
10 | 罗家湘 | 盘古形象与盘古精神 |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|
10 | 林家骊,邓成林 | 日本《影弘仁本<文馆词林>》与《全梁文》《全陈文》 | 浙江社会科学 |
10 | 郭文仪 | 生死之间 | 国学学刊 |
10 | 王芊 | 苏轼《志林》发覆 | 人文杂志 |
10 | 詹福瑞 | 魏晋诗文的忧生之嗟 | 文学评论 |
10 | 彭燕 | 谢灵运山水诗的客观性审美特质及意义 | 杜甫研究学刊 |
10 | 黄霖 | 张评《金瓶梅》大连本是原刊吗? | 文学遗产 |
11 | 李桂奎 | “诗史”说辨证与“心史”诗学建构 | 吉首大学学报 |
11 | 芦洁 | “新国民”的典范 | 兰州学刊 |
11 | 何宗美 |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的文学批评 | 中南大学学报 |
11 | 韦春喜 | 汉代赋选与大赋文本特征 | 中山大学学报 |
11 | 冯保善 | 江南女教与明清世情小说女性书写 | 江海学刊 |
11 | 蒋寅 |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| 文史哲 |
11 | 邓淞露 | 礼物:苏轼的诗歌创作与文化效力 | 浙江学刊 |
11 | 赵敬鹏 | 论《水浒传》人物性格的图像显现及其程式化 |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|
11 | 王雪松,耿传友 | 清末著涒吟社考论 | 中国文学研究 |
11 | 黄胜江 | 生逢盛世恩波远 | 人文杂志 |
11 | 廖可斌 | 试论中国诗歌由古典向近代的演变问题 | 文学遗产 |
11 | 莫砺锋 | 唐诗选本对小家的影响 | 文学评论 |
11 | 贾飞 | 王世贞“自然”观内涵及其历史价值探赜 |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|
11 | 曹逸梅 | 闻香:黄庭坚诗歌的鼻观世界 | 文艺研究 |
11 | 伏雪芹 | 扬雄《逐贫赋》与“送穷”习俗及民间讲诵伎艺 |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|
11 | 马昕 | 元末明初浙东诗学与《诗经》传统 | 北京大学学报 |
11 | 魏琛琳,袁楚林 | 在仕与不仕之间 |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|
11 | 谢琰 | 制造汴京:柳永词与都城文学话语的新开展 | 文学评论 |
11 | 吴晓东 | 颛顼神及其在《山海经》里的记载 |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|
11 | 李金松 | 尊体:晚明骈文批评的理论向度 | 中南大学学报 |
12 | 庞明启 | “剥落”的“老丑”:宋诗衰病书写与身体审美转向 | 中山大学学报 |
12 | 赵逵夫 | “夸父逐日”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 | 文学遗产 |
12 | 孙少华 | “批判”与“重建”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12 | 曾繁仁 | 《聊斋志异》的“美生”论自然写作 | 文史哲 |
12 | 李山 | 《诗经》文学的宣王时代 | 文学遗产 |
12 | 马银琴 | 安大简《诗经》文本性质蠡测 | 中国文化研究 |
12 | 孙宝 | 北周射礼及其文学建构 | 文学遗产 |
12 | 黄琪 | 初盛唐五言“古风”型诗歌的诗史意义 | 文学评论 |
12 | 杨钧期,桑东辉 | 汉末“大疫”与建安文学疾疫书写及魏晋文学走向 |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|
12 | 王洪军 | 汉末魏晋疾疫发生与文学思想转型 |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|
12 | 罗剑波,赵月 | 陆时雍《楚辞疏》《诗》《骚》关系探微 | 兰州大学学报 |
12 | 田萌萌,康震 | 论苏泂金陵组诗创作之地域因缘 | 江海学刊 |
12 | 罗世琴 | 切实关注民族融合与文学的历史契机 | 河北学刊 |
12 | 龙珍华 | 试论灾害文学史的建构 |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12 | 邵宇,崔波 | 苏轼禅诗哲学境界探微 | 郑州大学学报 |
12 | 孙启华 | 太平天国时期的“书厄”及诗歌书写 | 苏州大学学报 |
12 | 万晴川 | 文学·历史·宗教 | 南开学报 |
12 | 杨柳青 | 先秦阴阳家佚文中的仁政理念及人事活动考论 | 宁夏大学学报 |
12 | 王浩 | 周初文献搜求、整理活动考论 | 文艺研究 |
12 | 李辉 | 周代歌诗“乐本”形态探论 | 清华大学学报 |
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
期 | 作者 | 文章标题 | 来源期刊 |
1 | 姜涛 | “打开一条生路”的另外路径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 | 李茂民 | 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”的再批判与再解读 |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邱焕星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钟诚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李哲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程凯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张武军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段从学 | “现代文学与中国经验”笔谈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 | 张娟 | 《伤逝》:五四“新人”与民族国家想象 | 鲁迅研究月刊 |
1 | 王小惠 | 《诗经》重释与“五四”新文学观的建立 | 中山大学学报 |
1 | 胡明贵 | 会通视野下文本内外因素结合的文学史考索 | 东南学术 |
1 | 陈思广 | 贾平凹长篇小说研究的现状、问题与思考 | 西北大学学报 |
1 | 秦林芳 | 解放区后期文学价值观论析 | 中山大学学报 |
1 | 黄子平 | 苦心经营的随便 | 名作欣赏 |
1 | 宋剑华 | 徘徊于“权”和“亲”中间的“父”之形象 | 东吴学术 |
1 | 李竹筠 | 日据前期的祖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| 文学评论 |
1 | 孙荣 | 试论汪曾祺的上海书写及其情感转变 |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|
1 | 管新福 | 现代文人对林译小说的三种态度 | 贵州大学学报 |
1 | 周维东 | 延安文艺研究的“空间”视野 | 文艺论坛 |
1 | 王东东 | 语言与文化:诗歌细读的两面 |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陈慧 | 运动话语与革命方案:重审胡适“古文运动”说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 | 黄修己 |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何时? | 中山大学学报 |
1 | 杨洪承 | 主体结构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发生的关联 |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|
1 | 鲍国华 | 作为讲义的《苦闷的象征》 | 新文学史料 |
2 | 许子东 | “奴隶”、“奴才”与“奴隶性” | 现代中文学刊 |
2 | 李强 | “史料”何以成为“方法” | 文艺争鸣 |
2 | 陈林 | “重返八十年代”:语境、方法、问题与可能性 | 当代作家评论 |
2 | 周亚琴 |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:从理论“现实”到实践“空间” | 东吴学术 |
2 | 张伟 | 导演桑弧遗物中几帧图像的释读 | 现代中文学刊 |
2 | 刘大先 | 何谓当代小说的史诗性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2 | 王光明 | 回应冷战时代的禁锢 | 东吴学术 |
2 | 张伟栋 | 蒋浩诗歌观念的“语言-历史机制” | 东吴学术 |
2 | 唐翰存 | 抗战时期“西北诗运”考述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2 | 赵天成 | 李瑛的1948年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2 | 袁茹 | 鲁迅拟作《杨贵妃》事始末考论 | 苏州大学学报 |
2 | 徐改平 | 鲁迅与陕西易俗社 | 鲁迅研究月刊 |
2 | 程旸 | 路遥《人生》中巧珍的原型 | 文艺研究 |
2 | 吴圣刚,吴成熙 | 论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史诗性特征 |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|
2 | 赵文兰 | 论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文体 | 江汉论坛 |
2 | 田建民 |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概念及发展阶段 |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|
2 | 徐诗颖 | 失“物”志:为“消逝”的香港形塑与作注 | 当代作家评论 |
2 | 付立松 | 新文化史上的旧剧改革与梅兰芳批判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2 | 刘红英 | 新移民女作家如何叙述家族历史 | 文艺争鸣 |
2 | 李欧梵 | 张爱玲的双语小说 | 文艺争鸣 |
2 | 顾金春 | 作为中国经验的理论自觉与小说美学 |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|
3 | 邵部 | 《苍生》与“八十年代浩然” | 文艺争鸣 |
3 | 闫怡恂 | 《马伯乐》的续作与翻译 | 新文学史料 |
3 | 胡鸣 |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城镇居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化消费 |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|
3 | 陈思和 | 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| 南方文坛 |
3 | 黄子平 | 当代文学中的“劳动”与“尊严” | 文艺争鸣 |
3 | 洪子诚等 | 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 | 文艺研究 |
3 | 李少君 | 二十一世纪与新时代诗歌 | 诗歌月刊 |
3 | 张炯 | 冯牧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| 文艺报 |
3 | 宋声泉 | 江南水师学堂与“原周作人”的肇基 | 鲁迅研究月刊 |
3 | 危明星 | 阶级与性别话语改写下的教堂空间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3 | 王秀涛 | 孔厥的“罪与罚” | 当代文坛 |
3 | 董炳月 | 鲁迅视野中的亚历克舍夫木刻插图 | 鲁迅研究月刊 |
3 | 周珉佳 | 论邹静之的话剧创作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3 | 刘子凌 | 民国大学外语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之一例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3 | 郝怀明 | 师从唐弢进修现代文学史纪事 | 新文学史料 |
3 | 刘岩 | 世纪之交的东北经验、反自动化书写与一座小说城的崛起 | 文艺争鸣 |
3 | 栾梅健 | 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之作 |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|
3 | 王翠艳 | 燕京大学与中国新文学学科的滥觞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3 | 罗振亚 | 一九五○年代出生诗群中的“五副面孔” | 东吴学术 |
3 | 耿传明,李金龙 | 由“人的生活”到“生活之艺术” | 文艺争鸣 |
3 | 姚晓雷,张清媛 | 知识分子“时代病”患者及其精神游弋 | 当代文坛 |
4 | 邱焕星 | “党同伐异”:厦门鲁迅与国民革命 | 文艺研究 |
4 | 路杨 | “非典型”的革命主体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4 | 李春 | “十九世纪文明”的译介与鲁迅早期的文学道路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4 | 刘继业 | 当代长篇小说阅读和研究的感性品质 | 小说评论 |
4 | 钱文亮 | 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| 南方文坛 |
4 | 崔璨 | 国民革命时期南方知识青年的阿Q“误读” | 学术界 |
4 | 朱佳宁 | 李健吾对《托斯卡》的差别化改译 | 浙江学刊 |
4 | 张闳 | 论“祥林嫂之问” | 文艺理论研究 |
4 | 孟繁华 | 情感深度与小说的新主题 | 小说评论 |
4 | 岳雯 | 人的状况、限度与可能 | 南方文坛 |
4 | 李延佳 | 审美与政治的共鸣、冲突 | 东岳论丛 |
4 | 赵焕亭 | 施建伟《林语堂传》的童年叙事与林语堂的文学选择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4 | 张松建 | 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:以瘂弦、洛夫、管管为中心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4 | 乔国强 | 文学史叙事时间的再认识 | 文学评论 |
4 | 王德威 | 我们与鹤的距离 | 当代文坛 |
4 | 张全之 | 五四时期产业工人题材小说类型及文学史意义 | 广东社会科学 |
4 | 徐仲佳 | 叙事视角与召唤结构:《伤逝》意蕴再探讨 | 文学评论 |
4 | 南帆 | 悬念:轻与重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4 | 韩琛 | 再造文明与复古革命 |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|
4 | 张雪飞 | 中国古典乌托邦的当下言说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5 | 黄平 | “自我”的多重辩证:思想史视野中的《应物兄》 | 文学评论 |
5 | 李莹 | 《避暑录话》与1930年代中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| 新文学史料 |
5 | 张恩和 | 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编写的一些情况 | 新文学史料 |
5 | 张铁荣 | 《周作人日记》手稿的辨认及其他 | 鲁迅研究月刊 |
5 | 谢力哲 | 1946—1949年文协香港(港粤)分会考论 | 文学评论 |
5 | 张勐 | 20世纪50-70年代知识分子叙事中的三种精神类型 | 宁波大学学报 |
5 | 魏华莹 | 辩章学术 述往思来 | 文艺争鸣 |
5 | 季红真 | 初识汪先生 | 新文学史料 |
5 | 刘家思 | 大禹治水统摄下的女娲一涂山氏原型的融合与变形 | 鲁迅研究月刊 |
5 | 李雪 | 当代作家年谱与当代作家研究 | 文艺争鸣 |
5 | 刘方政 | 对《懒寻旧梦录》中一件“往事”的辨析 | 东岳论丛 |
5 | 王万顺 | 顾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及诗歌创作考释 |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|
5 | 麦家,骆以军 | 关于创作的三段对话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5 | 丁晓原 | 论“全媒体”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| 文学评论 |
5 | 杨剑龙 | 论老舍短篇小说《微神》的连环画改编 | 贵州社会科学 |
5 | 王学振 | 论全面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文学 | 民族文学研究 |
5 | 张直心,王平 | 守成与启新:浙一师三代国文教师的知识谱系与蕴藉 |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|
5 | 张涛,曹长英 | 书信与日记 | 文艺争鸣 |
5 | 李松睿 | 瞬间的意义 | 南方文坛 |
5 | 季进 | 通过碎片来重建整体性的可能 | 南方文坛 |
5 | 徐勇 | 西方隐喻与我们时代的精神危机 | 当代作家评论 |
5 | 杨早 | 新发现汪曾祺致杨汝䌹书信四封 | 新文学史料 |
5 | 王春林 | 叙事方式的多向度实验与探索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5 | 周荣 | 以人的名义,对战争的再思考 | 南方文坛 |
5 | 武新军 | 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问题与对策 | 文艺研究 |
6 | 张涛 | “半开之美”与“越轨的笔致” | 当代作家评论 |
6 | 周鹏 | “进城叙事”的范式突围 | 当代作家评论 |
6 | 王家新 | “新的转机” | 名作欣赏 |
6 | 刘锡诚 | “新时期文艺”的提出与文艺政策的确立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6 | 李杨 | 《三体》与“文学” | 当代文坛 |
6 | 张岩等 | 《申报》“九·一八”国难文学研究 | 南都学坛(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) |
6 | 徐晓红 | 1934年周作人访日考释 | 现代传记研究 |
6 | 蔡东 | 从“头”言说:重读鲁迅《狂人日记》 |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|
6 | 韩鲁华 | 从商州到世界 | 当代文坛 |
6 | 铃木正夫 | 促使鲁迅弃医从文的照片为三船敏郎之父所摄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6 | 王艳荣 | 对好故事无限的爱 | 文艺争鸣 |
6 | 罗鹏 | 翻译作为方法:有声与无声的辩证法 | 济南大学学报 |
6 | 吴述桥 | 后“大革命”语境下“亭子间文化人”历史考辨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6 | 张学昕,贺与诤 | 简洁而浩瀚的“商州美学” | 当代文坛 |
6 | 相宜 | 抗战时期桂林文人的家宅与生活日常 | 文艺争鸣 |
6 | 付建舟,颜梦寒 | 民初旧派文学期刊之改良与新文学运动之影响 | 江淮论坛 |
6 | 刘成才等 | 莫言、都市文学与中日文学交流 | 社会科学论坛 |
6 | 陈众议 | 特殊的现场 | 小说评论 |
6 | 刘潇雨 | 魏连殳的客厅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6 | 格非 | 我所认识的毕飞宇 | 小说评论 |
6 | 莫言 | 我眼中的毕飞宇 | 小说评论 |
6 | 赵稀方 | 香港:地方性的分歧 | 文艺争鸣 |
6 | 吴自强 | 新时期文学与“名著重印” | 文艺争鸣 |
6 | 张晓琴,谢腾飞 | 寻求自由表达的出路 | 当代作家评论 |
6 | 邓一光,曹露丹 | 战争、人性与文学 | 长江学术 |
6 | 金浪 | 整合与分化的多重镜像 | 文艺研究 |
7 | 程光炜 | “出埃及记” | 文艺争鸣 |
7 | 祝宇红 | “回溯”与“闯入”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7 | 洪子诚 | 《新诗发展概况》的编写 | 学术研究 |
7 | 贾丽萍等 | 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7 | 陈言 | 碑学脉络中的周作人 | 现代中文学刊 |
7 | 叶琼琼 | 从“春”的隐喻内涵看穆旦诗歌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| 清华大学学报 |
7 | 罗小凤 | 从“诗性创作”到“媒介化生产” | 社会科学 |
7 | 吴义勤 | 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思想诗学 | 文艺争鸣 |
7 | 姜彩燕 | 旷野上的呐喊 | 西北大学学报 |
7 | 张勐 | 论“五四”作家对霍普特曼《沉钟》的“创造性误读” | 文艺研究 |
7 | 贺仲明 | 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学中的农村“新人”形象 | 文艺争鸣 |
7 | 鲍国华 | 论鲁迅《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的注释及其修订 | 西北大学学报 |
7 | 田建民,李梁 | 启蒙的反思和心志的表达 |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|
7 | 姚丹 | 倾心“融合”还是漠然“旁观”? | 文学评论 |
7 | 段美乔 | 文化生活版《日出》“版次” | 新文学史料 |
7 | 张武军 | 五四新文化的“运动”逻辑 | 现代中文学刊 |
7 | 王风 | 严复“信达雅”爰及“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” | 文艺争鸣 |
7 | 刘璁 | 因《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》而引起的一场小风波 | 鲁迅研究月刊 |
7 | 范云晶 | 翟永明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敞开性与混杂性 |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|
8 | 周荣,孟繁华 | “十七年”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与冲突 | 当代文坛 |
8 | 段晓琳 | “向内转”与“现代派”的理论渊源 | 文艺论坛 |
8 | 侯桂新 | 《华盖集续编》校读记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8 | 吴丹鸿 | 从“删诗”到“撤稿” | 文学评论 |
8 | 费冬梅 | 林语堂和邵洵美关系考论 | 现代中文学刊 |
8 | 段建军 | 路遥:在交叉地带探索人生的意义 | 中国文学批评 |
8 | 张学军 | 论莫言小说的结构形式 | 文学评论 |
8 | 丛新强 | 论莫言小说新作的精神特征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8 | 顾广梅 | 批评的伦理原点、历史负担与自剖 | 南方文坛 |
8 | 季可盈,张均 | 启蒙与革命 | 写作 |
8 | 王兆胜 | 散文应在传统中开出现代之花 | 东吴学术 |
8 | 易彬 | 诗艺、时代与自我形象的演进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8 | 陈思 | 坍塌感、幽暗之心与理想主义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8 | 凌孟华 | 填补穆旦缅印从军经历空白的集外文两篇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8 | 谢家顺 | 张恨水与现代作家轶事钩沉 | 现代中文学刊 |
8 | 孙向阳 | 中央文学研究所与作家培养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8 | 李遇春,鲁微 | 自由与格律:五四时期中国诗体的新旧冲突 | 福建论坛 |
8 | 刘大先 | 作为记忆、仪式与治疗的文学 | 当代作家评论 |
9 | 刘进才 | 《海上花列传》的标点重版与新文学家对吴语文学的发现 | 现代中文学刊 |
9 | 房伟 | 1990年代“现实主义”文学的困境及另一种可能性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9 | 李杨 | 边界与危机:“当代文学史”漫议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9 | 吴景祥 | 从《大河奔流》到《黄河东流去》 | 当代文坛 |
9 | 苗霞 | 从语言到意义的距离:以冯晏诗歌为例 | 郑州大学学报 |
9 | 查良铮等 | 附录:光荣的远征、国军在印度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9 | 张静 | 基于同情的浪漫认同 | 文艺研究 |
9 | 梁向阳,梁爽 | 经典是怎样“炼”成的 | 中国文学批评 |
9 | 傅谨 | 李莉剧作论 | 戏剧(中央戏剧学院学报) |
9 | 孙连五 | 凌叔华致夏志清书信六封辑注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9 | 李建军 | 论路遥与柳青 | 文艺争鸣 |
9 | 王彬彬 | 启蒙即救亡 | 文艺研究 |
9 | 金传胜 | 上海仿古书店与巴金等新文学作家作品的翻版本 | 汕头大学学报 |
9 | 阮清华 | 上海文艺整风时期夏衍致周扬六封未刊书信解析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9 | 叶祝弟 | 上海欣快症:新感觉派的都市体验及其文化隐喻 | 东南学术 |
9 | 刘浏 |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 | 当代文坛 |
9 | 栾梅健 | 生活之树常青 | 江淮论坛 |
9 | 杨早 | 四十年间 三写《异秉》 | 南方文坛 |
9 | 欧阳友权 | 网络文学价值的三个维度 | 江海学刊 |
9 | 李思逸 | 张恨水《平沪通车》中的信任危机与欺诈游戏 | 现代中文学刊 |
9 | 陈平原 | 章回小说如何考证 | 文艺争鸣 |
10 | 谢尚发 | “非虚构写作”及其四个面相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10 | 解志熙 | “艰”的人生与“涩”的文章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0 | 辛北北 | “小哀歌”:关于《萧红墓畔口占》的两种读法和思考 | 上海文化 |
10 | 冷川 | “一·二八”抗战的战地报道与文学反思 | 湘潭大学学报 |
10 | 邱景华 | 蔡其矫《雾中汉水》《川江号子》创作与传播始末 | 南方文坛 |
10 | 武新军 | 当代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| 文艺争鸣 |
10 | 康斌 | 浩然的再发现与《艳阳天》的再评价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10 | 程小强 | 禁忌、耻辱与恢复 |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|
10 | 李雅娟 | 鲁迅杂文集序跋中的“杂文”形象 | 文艺研究 |
10 | 胡友峰,朱丽 | 媒介生态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 小说评论 |
10 | 杨伟 | 人大“文研班”史实叙录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10 | 李林荣 | 散文的宿命:从传统与现代之间出发 | 东吴学术 |
10 | 季进 | 审美的普适标准与文学的大同世界 | 南方文坛 |
10 | 李春雨 | 苏俄汉学家老舍研究的文化视角 | 东吴学术 |
10 | 张引 | 误读与澄清:黄宗霑改编《骆驼祥子》事件之细节考证与本相追问 |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|
10 | 李怡 | 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权力化语言 | 学术月刊 |
10 | 肖炜 | 有关“沧桑”的诗学 | 东吴学术 |
10 | 孟庆澍 | 越位之思: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典问题刍议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0 | 宋声泉 | 在“男女”与“时代”之间 |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|
10 | 王朱杰,孙基林 |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 | 河北学刊 |
10 | 李永东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 | 当代文坛 |
11 | 王侃 | “反思文学”:如何反思?如何可能?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11 | 曾攀 | “今日批评家”与当代中国文学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11 | 张立群,闫冬妮 | “汪国真现象”与当代诗歌的传播和接受 | 新文学史料 |
11 | 小川利康 | 《人的文学》的思想源脉论析 | 长江学术 |
11 | 左安秋 | 《中国新文学大系》的影响及其限度 | 江汉论坛 |
11 | 张文娟 | 爱为何要忘记 | 当代作家评论 |
11 | 汤俏 |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家国寻根与多重认同 | 当代文坛 |
11 | 贾平凹,韩鲁华 | 别样时代女性生命情态风景 | 小说评论 |
11 | 文贵良 | 从“闹”说起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1 | 洪子诚 | 当代诗坛的两个“斯基” | 南方文坛 |
11 | 梁爽,梁向阳 | 丁玲1985年4月延安之行详考 | 现代中文学刊 |
11 | 来颖燕 | 短篇小说的情节与感觉 | 扬子江文学评论(原扬子江评论) |
11 | 王兆胜 |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散文的“父爱”叙事 | 江苏社会科学 |
11 | 陈平原 | 革命想象与历史论述 | 文艺争鸣 |
11 | 钱文亮,马晓萱 | 胡风诗案:“时间开始了”之后 | 南方文坛 |
11 | 周景雷,郑慧文 | 简论浩然的价值及其精神资源 | 当代作家评论 |
11 | 罗雅琳 | 歧路复返与自我引渡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1 | 彭恺,彭金山 | 全球化语境下关于西部诗歌的再思考 | 贵州社会科学 |
11 | 陈漱渝 | 是文人,也是战士 | 新文学史料 |
11 | 耿传明 | 文学与政治的耦合:方纪小说的“他者”书写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11 | 李云雷 | 艺术中的“真实”、时间与风景 | 当代作家评论 |
11 | 陈子善 | 与大海再续“缘”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|
12 | 李冬木 | “狂人”的越境之旅 | 文学评论 |
12 | 王晴飞 | “小改大动”与“我的思想” | 文艺争鸣 |
12 | 解志熙 | 《“蝗灾”》及其他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2 | 许子东 | 1902年: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幕礼 | 名作欣赏 |
12 | 文贵良 | 从“枣树语句”说起 | 鲁迅研究月刊 |
12 | 李佳贤 | 合作化小说“两条道路”斗争模式的形成与示范 | 当代作家评论 |
12 | 魏华莹 | 胡乔木评《干校六记》的出处问题 | 文艺争鸣 |
12 | 陈平原 | 杰作的发掘与品评 | 文艺争鸣 |
12 | 张晓玥 | 理想焦虑与现实主义的当代建构 | 宁波大学学报 |
12 | 杨庆祥 | 路遥的多元美学谱系 | 文学评论 |
12 | 张光芒 | 论地方路径与文学史的重构 | 当代文坛 |
12 | 赵黎波 | 论余华早期先锋小说的叙述策略 | 江淮论坛 |
12 | 张博实 | 莫言的“审美初心” | 当代文坛 |
12 | 易彬,谢龙 | 全集、作家形象与文献阀域 | 广州大学学报 |
12 | 黄发有 | 书信里的文学期刊史迹 | 当代作家评论 |
12 | 顾广梅 | 文体创新、语言去蔽与生命美学三重奏 | 东岳论丛 |
12 | 丁晓原 | 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史志 |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|
12 | 周展安 | 行动的文学:以鲁迅杂文为坐标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 | 文艺理论与批评 |
12 | 罗长青,吴旭 | 学术现象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“历史化”概念所指 | 南方文坛 |
12 | 郜元宝 | 弈光庄之蝶,海若陆菊人? | 西北大学学报 |
12 | 杜书瀛 | 宅居谈诗 | 文学评论 |
外国文学研究
期 | 作者 | 文章标题 | 来源期刊 |
1 | 刘艳卉 | 《漫漫圣诞归家路》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|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|
1 | 徐乐 | 19世纪俄国文学经典与西伯利亚 | 学习与探索 |
1 | 周学立 | 捕捉光影的定格:让-菲利普·图森小说中对中国都市的凝视 |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|
1 | 肖明文 | 船长的餐桌与“亚瑟王的圆桌” | 国外文学 |
1 | 姚达兑 | 东方主义、汉学主义与世界文学理论 |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|
1 | 张芳丽 | 俄罗斯的叶赛宁研究动向与进展 |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|
1 | 陈星 | 何为“智趣”? | 外国文学 |
1 | 张晓红,邓海丽 | 跨文化视界的变焦与“中国学派”建构的虚实 | 学习与探索 |
1 | 罗良功 | 兰斯顿·休斯与埃兹拉·庞德的文化对话 | 英语研究—文字与文化研究 |
1 | 胡秋冉 | 乔伊斯《伊芙琳》中的叙事空白新解 | 外国文学研究 |
1 | 王福禄 | 神话、反种族主义与创伤 |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|
1 | 陈众议 | 外国文学研究七十年述评 | 东吴学术 |
1 | 隋亚男 | 英国小说中的视觉韵律 | 国外文学 |
2 | 于雷 | “双重束缚理论”与坡的替身小说 | 外国文学研究 |
2 | 林精华 | 大众文学在俄国的起源和发展考 | 俄罗斯研究 |
2 | 黄钏,冯寿农 | 构建自身 寻回主体 | 当代外国文学 |
2 | 董灏智 | 江户-明治文学家对“郑成功形象”的日本化建构 | 文学评论 |
2 | 刘林 | 论《好人难寻》的“四重寓意” | 山东社会科学 |
2 | 赵建红 | 全球化、混杂化与跨文化主体性之建构 | 当代外国文学 |
2 | 刘玲华 | 认识苏源熙:比较的比较文学观之建构 | 中国图书评论 |
2 | 曹丹红 | 试论朗西埃的现代虚构观 | 文艺理论研究 |
2 | 李星 | 苏格兰与英格兰:洛蒙德湖附近区域风景的形成 | 外国文学评论 |
2 | 蒋承勇 | 英国小说演变的多角度考察 | 东吴学术 |
3 | 谷裕 | 《浮士德》学者剧中的魔法和炼金术 | 长江学术 |
3 | 徐彬 | 《野草在歌唱》中帝国托拉斯语境下的农场“新”秩序 | 外国文学研究 |
3 | 李明明 | 词语的姿势 | 外国文学 |
3 | 徐畔 | 华莱士·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中国意象 |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|
3 | 张猛 | 讲述灾难的方式:列宁格勒大围困诗歌研究 | 国际比较文学 |
3 | 孙惠欣,宫官 | 论朝鲜朝文人张维对《庄子》的接受 | 延边大学学报 |
3 | 李明夏 | 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流行乐元素与作家创作思想的演变 | 中国比较文学 |
3 | 邓鸥翔,董洪川 | 米纳·洛伊:一位不该被遗忘的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先锋 |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|
3 | 辛彩娜 | 乔伊斯的食物书写 | 外国文学 |
3 | 曾艳兵 | 为什么是土地测量员? | 文艺理论研究 |
3 | 万滢安 | 文本的旅行 | 华中学术 |
3 | 耿幼壮 | 文学的真实与历史的虚构 | 外国文学评论 |
4 | 李运抟 | “恶之花”的异同 | 江汉论坛 |
4 | 李雪 | “人民问题”的初步探索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4 | 张文初,张倩 | “诗是经验” | 湖南大学学报 |
4 | 赵国新 | 《艰难时世》与英国功利主义 | 学海 |
4 | 王刚 | 鲍勃·迪伦《编年史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|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|
4 | 朱一飞 | 火车与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| 韩国研究论丛 |
4 | 李云霄 | 礼仪、道德与情感 | 国外文学 |
4 | 辛雅敏 | 论特洛伊故事在中世纪的流传 | 国外文学 |
4 | 龙翔 | 美国19世纪女性文学中的创伤主题 |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|
4 | 李松,杨尧钦 | 米兰·昆德拉,文学流亡与认同悖论 |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|
4 | 薛春霞 | 文学作品对记忆的现时化 | 国外文学 |
4 | 王少航 | 无可遁逃的现代日常生活 | 德语人文研究 |
4 | 孙霄 | 宗教典故与生态书写 | 山东社会科学 |
4 | 郝岚 | 作为“世界文学”的《奥州小路》 | 华中学术 |
5 | 王佳玘 | “翻转的野蛮人” | 国外文学 |
5 | 张祥亭,宁乐 | 《美国悲剧》的还原性阐释:乡下人进城的命运之殇 | 文艺争鸣 |
5 | 尚必武 | 《我的紫色芳香小说》:作为事件的文学剽窃案及其伦理阐释 | 东北师大学报 |
5 | 蒋翃遐 | 从意识看“两种文化”的对话 |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 |
5 | 赵佳 | 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巴洛克反讽 | 文艺理论研究 |
5 | 蒋芳 | 近十年国内巴尔扎克传播述论 |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|
5 | 张东燕 | 临界性的多重隐喻:拜厄特对西方龙蛇传统形象的改写 | 外国文学 |
5 | 罗文彦,曾艳兵 | 论卡尔维诺寓言小说的审美特征 | 当代文坛 |
5 | 罗国祥 | 圣-琼·佩斯《远征》的史诗性及艺术策略 | 外国文学研究 |
5 | 罗良功 | 诗歌实验的历史担当:论泰辛巴·杰斯的诗歌 | 外国文学研究 |
5 | 周铭英 | 文学文本与历史的商讨 | 国外文学 |
5 | 逯璐 | 元戏剧视角下的《马尔菲公爵夫人》 | 外国文学 |
5 | 陈秋红 | 远距诗学:21世纪比较文学的友爱政治学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6 | 肖明翰 | 12世纪文艺复兴与浪漫传奇之产生 | 外国文学 |
6 | 陈倩 | 被颠覆的隐喻:麻风主题的当代阐释 |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|
6 | 王超 | 比较文学变异学与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主义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6 | 姚达兑 | 凡尔纳东游记:《十五小豪杰》的政治书写 | 文学评论 |
6 | 江志全 | 怪诞与讽刺的寓言故事 |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|
6 | 傅修延 | 论西方叙事传统 | 天津社会科学 |
6 | 李炜 | 论与谢野晶子的中国缘与中国观 | 东疆学刊 |
6 | 贵雪佼 | 罗兰·巴特的回眸:论“中性”的多重悖论 | 外国文学 |
6 | 王树福 | 十九至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伦理叙事的演变 |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|
6 | 马小朝 |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创作“向内转”的现代主义审美创新 | 东方论坛(青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) |
6 | 陶久胜 | 早期现代英国的爱尔兰空间焦虑: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地理病理学 | 外语研究 |
6 | 陈曲 | 作为认知的小说 | 青海社会科学 |
7 | 龚觅 | “文学场”与“真理的原野” | 清华大学学报 |
7 | 耿波,张安琪 | 布勒东”娜嘉“形象的虚构、真实与文学史传统 | 深圳社会科学 |
7 | 肖有志 | 财富、技艺与正义 | 国外文学 |
7 | 蔡茜 | 穿越男性秘境的新女性 | 学术论坛 |
7 | 贝尔唐·韦斯特法尔 | 地理批评与世界文学 | 复旦学报 |
7 | 李睿 | 汉德克与老庄哲学 |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|
7 | 彭裕超 | 汉德克与南斯拉夫 | 世界文学 |
7 | 王立宏 | 论塞林格小说中的文化逆写 | 当代外国文学 |
7 | 陈豪 | 牛瘟、贸易争端与戈尔韦港计划:乔伊斯的爱尔兰经济共同体构想 | 山东外语教学 |
7 | 徐彬 | 血祭、隔都、奥赛罗 | 外国文学评论 |
7 | 程心 | 语言和主体性:彼特·汉德克管窥 | 当代外国文学 |
7 | 范劲 | 中国文学史的世界文学起源 | 文艺研究 |
8 | 刘剑梅 | “变形”的文学变奏曲 | 中国比较文学 |
8 | 姚达兑 | “世界诗歌”事件及其理论启示 | 中国比较文学 |
8 | 曹顺庆,王熙靓 | 《论语》“子见南子”在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《麒麟》中的变异 | 山西师大学报 |
8 | 韩亮 | 从《碧丽蒂斯之歌》到《古希腊恋歌》 | 文艺研究 |
8 | 尚必武 | 从艾伦·图灵到伊恩·麦克尤恩:《像我这样的机器》中的人工智能、谎言与伦理 | 外语教学 |
8 | 聂珍钊 |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类主体:生态危机解困之路 | 外国文学研究 |
8 | 王宁 | 当代生态批评的“动物转向” | 外国文学研究 |
8 | 王志耕 | 俄罗斯民间文学中傻瓜形象的狂欢化功能 | 外国文学 |
8 | 汪丽 | 论《长日留痕》中记忆对历史的重构与现实救赎 |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|
8 | 张悦然 | 门罗的晚期风格 | 文艺争鸣 |
8 | 陈历明 | 庞德的诗歌翻译及其文体创新 | 文艺理论研究 |
8 | 赵倞 | 神圣与日常 | 基督教文化学刊 |
9 | 池慧仪,杨金才 | 《零》:后“9·11”美国的忧郁与哀悼 |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|
9 | 谷裕 | 歌德的欧洲及近代史思考 | 外国文学评论 |
9 | 任佳佳,邓颖玲 | 国外萨尔曼·拉什迪研究述评 | 外语研究 |
9 | 翟乃海 | 哈罗德·布鲁姆的文学理论与犹太神秘主义 | 外国文学研究 |
9 | 程丽蓉 | 经典重写:性别化的符号衍义 | 外国文学 |
9 | 赵倞 | 景观中的世界图像 |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|
9 | 曾艳兵,任龙 | 卡夫卡作品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| 湘潭大学学报 |
9 | 苏琳 | 伦敦地铁、诺顿庄园与东库克村:试论艾略特《燃毁的诺顿》、《东库克》与“英格兰性” | 外国文学评论 |
9 | 李思 | 论德里罗《人体艺术家》中的身体书写 | 外国文学 |
9 | 皮宾燕,张洪兵 | 写作的伦理:民族悖论与奈保尔的后殖民文学创作 | 当代外国文学 |
9 | 郭方云 | 英美文学地图的属性探究 | 国外文学 |
9 | 金柄珉 | 中国与周边: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的历史转型与价值重建 | 中国比较文学 |
10 | 曹丹红 | “逼真”话语在法国诗学中的演变 |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|
10 | 李倩冉 | “物诗”与抒情主体的位置 | 文学评论 |
10 | 张驰 | “希腊假面原则”:论布罗茨基诗学的两重肌理 | 俄罗斯文艺 |
10 | 张旭春 | “以诗证史”与“形而上学的慰藉” | 外国文学研究 |
10 | 彭绍辉,麦永雄 | 《标本师的魔幻剧本》 |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|
10 | 彭倩 | 《神曲》中历史性与无时性的对抗 | 俄罗斯文艺 |
10 | 李蓓蕾 | 超越自我表征:詹姆斯·W·约翰逊的黑人美学 | 山东外语教学 |
10 | 吕鹏娟 | 当代女性的生存处境与解放策略 | 郑州大学学报 |
10 | 华媛媛,李家銮 | 审美与政治:勒古恩科幻小说中的生态之“道” | 外语与外语教学(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报) |
10 | 王峰 | 文学真实的幽灵结构 | 山东社会科学 |
10 | 陈雷 | 一个新英格兰人在罗马:《牧神雕像》中两种宗教文化的碰撞 | 外国文学评论 |
10 | 纪建勋 | 走向世界文学的国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| 社会科学战线 |
11 | 王升远 | “跨战争”视野与“战败体验”的文学史、思想史意义 | 山东社会科学 |
11 | 周梧 | “圣杯”与“自性化” | 宁夏大学学报 |
11 | 陈彦旭 | 《海盗》中的北欧文化书写:司各特的英国国家身份建构观 | 外国文学评论 |
11 | 赵薇 | 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 |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|
11 | 李维屏 | 论英国文学中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跨学科研究 | 外国文学研究 |
11 | 林精华 | 女性写作在俄国的真相 | 国外社会科学 |
11 | 方维规 | 起源误识与拨正:歌德“世界文学”概念的历史语义 | 文艺研究 |
11 | 范劲 | 世界文学家孔子:德国文学史系统的孔子塑造 | 社会科学 |
11 | 王旭峰 | 数学、宗教与谣言:17世纪至18世纪知识视野下的《瘟疫年志》 | 文学与文化 |
11 | 姚达兑 | 数字人文与世界文学:重释“歌德与世界文学”一案 | 澳门理工学报 |
11 | 朱振武,郭然 | 中英小说的源起比较与阅读机制的变迁考论 | 上海大学学报 |
12 | 吴建广 | “现实主义”标签下被遮蔽的德意志精神 | 同济大学学报 |
12 | 王素英 | “一部自己的《圣经》”、一个“异托邦” | 当代外国文学 |
12 | 詹悦兰 |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跨媒介研究 | 中国比较文学 |
12 | 徐向英 | 从《影子乡村》看彼得·马修森的美国边疆暴力书写 |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|
12 | 陈怀凯 | 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的“触摸真实” | 国外文学 |
12 | 费冬梅 |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| 东吴学术 |
12 | 蒋承勇 | 跨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创新 | 外国文学研究 |
12 | 都岚岚 | 论莫莱蒂的远读及其影响 | 中国比较文学 |
12 | 杨建玫 | 欧茨小说《伤心布鲁斯》非自然叙事的伦理阐释 |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|
12 | 赵稀方 | 如何超越后殖民理论? | 文艺研究 |
12 | 华有杰 | 责任、利益和机会:《威尼斯商人》中朗斯洛特的交易欲望化身 | 河南大学学报 |
12 | 李蓓蕾,谭惠娟 | 种族、知识与存在:当代美国非裔批评家路易斯·戈登的文化批评 | 当代外国文学 |
本文来源:人大复印报刊资料
课程推荐
必备课程|让每一位文科生都能轻松上手的Python基础课往期回顾
学术会议|第十三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
征 稿丨《老年语言学研究新进展》(2021)
讲座预告|吴成年:逆向设计与汉语报刊教学
讯息|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
欢迎加入
“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”“语言学考博/考研/保研交流群”
今日小编:心得君
审 核:心得君
转载&合作请联系
"心得君"
微信:xindejun_yyxxd